发布日期:2018-04-26
走在创业的路上
创 始 人:陈正周
学 院:人文学院
项目名称:曲靖市透格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经营范围:平面广告设计/美拍/摄影/美工/创意礼品、纪念品
创业至今,三年有余。回忆自创业以来我们所走过的每一步,一切都历历在目。
从最初的萌芽到2015年9月团队初步成立,经过项目论证,提交计划书,项目路演,网络投票等环节,11月份正式入驻创业园。12月,我们接触了《全民O2O电子商务系统》,经过几番洽谈我们负责了整个曲靖地区O2O的运营推广,技术支持,如今曲靖已经有60多个实体商家开通智慧商铺APP,转型升级移动互联网;2016年2月公司充分考察了曲靖自媒体的现状,在对曲靖本地文化创意产业充分考察的基础上,公司决定做一个具有本地化的自频道《听见HEAR》栏目运作,栏目与原创视频为主,采用“互联网+原创视频”的模式运营,至今公司拥有《听见HEAR》微信公众平台,并立足中国传统文化拍摄两期视频等。
曾经有那么一瞬间,我突然发现我学了好长时间的广告,但我对广告还一无所知。于是,我应聘了很多广告公司做兼职。曲靖佳讯就曾是我就职的公司之一。老板学识渊博,对文化产业理解深厚。在佳讯工作期间,让我初步理解了什么是文化产业,新媒体的运作思路,公司的经营和发展模式。也正是在佳讯老板的引荐下,我参加了曲靖市市政府主办的文化创意培训会,有机会接触了业界诸多前辈,自身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其实,我自认为自己并不适合做广告。从小出自农村的我并没有多少艺术细胞,但广告学却是非常适合创业的,强烈的创业愿望使我选择了广告学专业。如今,在广告行业闯荡接近一年,渐渐明白何为广告?课堂告诉我,怎么学好广告?创业实践告诉我,怎样做好广告。我很庆幸,当我在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可以回到课堂好好学习,课堂上的知识用到实践中,深化了我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
创业能走到今天,我最大的感触有两点:团队建设与学习。通过半年多的发展,我们的团队不断壮大,公司的实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公司从起步的两个人发展到五个人,分工不断明确。实践告诉我,创业要找到最合适的人而不是感情最好的人,因情感而组合的创业团队,注定不会长久了,其实一路走来,我们在选择合伙人上犯了很多错误。半年来,有许多人加入了公司,也有很多人离开,或许加入和离去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庆幸的是我们的团队热心于我们现在的事业,对未来充满信心,我们不会因为某个人的离开而失败,但一定会因为某个适合的人加入而成功。
为了创业成功,我和我的团队成员曾考察和学习了很多文化传媒公司的管理和业务模式,就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等进行了诸多探索。2015年9月,参加学习了曲靖小微文化创意产业的培训,认识了业界诸多企业家,深化了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认识;10月考察和学习曲靖各个创业园,对商业模式有了初步的认识;11月我团队集体到昆明学习传媒运作的模式,参加各类创业计划路演活动;12月到昆明学习互联网基本知识。
创业到今,我们一直在做着诸多探索,尤其是文化创意行业发展方式的探索,为此我和我的合作伙伴一直很努力地做着探索。互联网冲击了传统的文化传媒业,新的模式不明显,经过探索我们确定了不放弃传统广告,又要抓紧互联网广告的发展思路,并制定了具体的战略方针。未来我们将把“透格,格物致知”的创业精神和理念深入贯彻和落实到创业的实际行动中,不断学习去探索更多新兴事物,为创业而服务。
“知道自己有什么?要做什么?愿意放弃什么?”一位商界前辈对我说。我将用这句话作为我经商和做人的警言,时时敦促自己去努力、进步、成长!